ylg060net永利娱高




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资讯中心 > 行业新闻 >

价格战后遗症!多地提醒“慎用智驾”,取消激光雷达 、阉割安全,车主才是最大受害者
近段时间在智驾的事故频发后 ,各地高速开始出现“慎用智驾”的标语。在高举全民智驾大旗,车企们蜂拥而至在智驾上使出浑身解数的时代,交通部门终于是出手了。
 
然而,智驾从豪华到普及的发展历程,实则是价格战的体现,取消激光雷达,阉割安全冗余  ,后遗症凸显,最终的受害者还是车主 。


 
01 慎用智驾  ,终于要起“规范了”
 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 ,春雨绵柔细密 ,行人凄迷纷乱,这一次的小长假,交通部门打出的不再是“注意雨天路滑”的标语,反而用“慎用智驾”取而代之。
 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三大节日的路况,属春节假期最为复杂 ,其次是国庆,最后是清明 ,即使加上了周六日才有短短的三天假期,但堵车情况 ,同样异常严重。复杂的路况 ,对于智驾来说是极大的考验。
 
事实上,车企们早就开始大力研发智驾 ,并大力宣传,早两年就时不时曝出有车主将智驾当作自动驾驶使用,自己在车内看剧刷视频,任由车辆自行驾驶 ,在方向盘挂一个稍有重量的物事 ,即可无视脱手提醒 。
 
因不规范使用智驾而发生的车祸 ,不在少数 ,在车企们宣传“智驾比人驾安全”的大背景下 ,消费者们逐渐忽略了开启智驾其实是存在条件的,如车型高低配存在智驾差异 ,路况的差异存在智驾差异,甚至白天与黑夜的差异也存在智驾差异。
 
在出事之后 ,才从普及智驾转而为普及教育,这算得上是不幸的万幸。
 
02 取消激光雷达,阉割安全冗余
 

客观地说,当下的智驾,是极度泛滥的。笔者认为,智驾属于严肃的技术 ,与交通安全密切关联 ,不应该夸大其词 ;另外,归结为技术 ,则比拼之时需要向上比拼,而并非向下比拼。
 
然而 ,在价格战打得愈发激烈的情况下 ,安全冗余被阉割,是智驾安全与价格下探矛盾尖锐化的源头。简而言之 :价格下探,真的可以保证智驾也可以安全吗?
 
过往,智驾进行加速推进的阶段,国内有两种方案形成对立,分别为激光雷达方案和视觉方案 。所谓的激光雷达方案,即加入了至少1颗激光雷达,以提升安全冗余 ,让智驾能够应付更加复杂的路况;且相对于视觉方案 ,拥有了激光雷达可进一步提升夜间行车安全。
 
在价格战的影响下,2024年中国汽车利润行业利润率仅为4.3%,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及2023年的水平;另外,2024年新车市场的整体折扣率近15%,部分月份达到了17.4%。新赛道,获得先机固然关键 ,但以价换量的结果是 ,整个汽车链条呈现出不健康的状态。
 
此前就有传出 ,车企会每年给供应商压价10% ;而降本增效的风潮下 ,各大车企要做到既提升了竞争力 ,又降低了成本,是一道十分矛盾的难题 ,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给出的答卷是:选择性放弃激光雷达方案 ,转而在新车型普及视觉方案 。
 
“AI智驾”看似冠冕堂皇,实则又是价格战后遗症下的产物。
 
有网友表示,近期热议的小米事件 ,夜间开启智驾或许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。毕竟事故车辆为标准版车型,没有配备激光雷达,难以应付夜间高速行驶 ;如果所驾驶的车辆配备激光雷达 ,可能会有另一个结局。
 
03 最后结语
 
2016年,激光雷达单颗成本高达8万美元,约合56万人民币 ,后来降到2万美元 ,如今已经被打到几百美元一颗 ,成本已经下降了足够多。
 
不过,在价格战的影响下 ,许多原本卖20多万的车型 ,推出新款后直接降到10多万,车价在降,必然需要阉割部分配置,以保证毛利率。可即便如此,车企们的说辞有意无意在“价格降了,成本也降了 ,技术却越来越强大”上引导,信任车企的车主们 ,固然成为了最大受害者。





XML地图